古白话文中,作为结构助词的“底”之源流
应陈芝师@陈毓秀 之问,查阅了不少有关古白话文结构助词“底”、“的”、“地”之来源的论文,发现其源流颇为错综复杂、聚讼纷纭。
古白话文中,作为结构助词的“底”之源流,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诸说:
吕叔湘认为语中和语尾的 “底” 都是来自 “者”。 他指出,“者”字很早就有兼并“之”字的趋势,“者”不仅发展出可以紧跟名词之后表领有的用法,如“项王怒,将诛定殷者将吏” ( 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) ,而且也兼有 “之” 的连接修饰语和名词中心语的用法,如 “麦地占他家,竹园皆我者” ( 寒山子诗) 。
王力认为“底”由“之”音转而来,“之” 的上古音是 ȶǐə,后来在文言中的演变情况是 ȶǐə→tɕǐə→tɕi→tʂʅ;在白话里的演变应该是 ȶǐə→tiə→ti。这样就造成一对骈词( doublet) , “之” 与 “底” 并存。“之” 在文言和白话里的两种语音形式,各自发展出不同的用法。对于“底”来源于者的观点,王力认为这一观点存在三种困难:第一, “者” 字在上古音属鱼部,在中古音属麻部上声,他怎样演变为“底[ti]” 音,很难得到一个满意的解释;第二,“底”作为形容词的词尾和定语的语尾是同一性质的,说成两个来源,很难有说服的力量;第三,人称代词后面的“底”,如“你底”、“谁底”,并不能翻译成古文的“汝者”、“谁者”等。
梅祖麟认为“底”是“之”的音变,“之”字由白读音失落介音而变成“底”,在功能上吸收了“者”的句末用法。由于汉代 “名+数+量” 格式变为 “数+量+名” 的语序变化,先秦的 “S+V+O 者” 就变成 “VO 者+S”。此后又出现了 “V 者 O”、 “N 者 O” 两种结构。在这三种结构中,“之”、 “者” 可以互易。受 “者” 的语末用法的沾染,“底” 字也逐渐能用在语末。
冯春田认为“底”取代“者”不是语音变化的结果,而是词汇替换现象。助词“底”来源于代词“底”。“底”在古白话中可表指示代词,此语法功能来源于晋语。宋元白话中有“底”、“这底”、“那底”、“兀底”等指示代词,在《朱子语类》中,“这底”表近指,“那底”表远指,“兀底”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向对方直指面前的事物。如《朱子语类·卷六》:“天只是一元之气。春生时,全见是生;到夏长时,也只是这底;到秋来成遂,也只是这底;到冬天藏敛,也只是这底。”
江蓝生认为结构助词“底”源于方位词“底”,“底”本为方位词,表示下方,后在方位属性虚化的情况下演化出了结构助词的语法功能。
评论
发表评论